IVD領域再迎降價潮,這次不僅是試劑。
01
按組套采購競價
降幅>50%可復活
近日,安徽省醫保局發布《二十八省(區、兵團)2024年體外診斷試劑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1號)》(完整見文末)。
此次集采周期兩年,品種包括腫瘤標志物檢測產品十六項(化學發光法、流式熒光法、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等)與甲狀腺功能檢測產品九項(化學發光法),聯合檢測試劑不納入采購。具體如下:
相較安徽2023體外診斷集采聯盟,此次覆蓋范圍更大,達到28省。其中,山東退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大直轄市進場,聯盟地區醫療資源和消費水平將跨上新的臺階,集采議價的能力有望同步攀升。
具體包括:安徽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
兩類產品分別按組套申報整體降幅,降幅=(項目人份最高有效申報價-企業項目人份報價)÷ 項目人份最高有效申報價 * 100%。
中選規則方面,擬中選規則一:同一競價單元內根據有效申報企業數目及排名順序確定擬中選企業;擬中選規則二:按擬中選規則一未能中選的企業,兩類產品若整體申報降幅高于50%增補為擬中選企業,不受中選采購企業數量限制。按照擬中選規則一擬中選的企業,若B 、C組的擬中選價格高于同檢測項目的A組平均擬中選價,企業需接受價格調平(詳細規則見文末)。
02
耗材、服務價格雙降
腫瘤標志物市場大洗牌
腫瘤標志物可謂近期降價的熱門品類。國家醫保局開展的第二批醫療服務價格規范治理中,治理范圍為10個腫瘤標志物類收費,與此次28省集采覆蓋的腫瘤標志物檢測產品有重合。
近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常用腫瘤標志物檢驗降價在即 規范收費助推癌癥早診早治》,介紹全國腫瘤標志物檢驗項目價格治理情況。
文中提到,在第二批醫療服務價格規范治理中,國家醫保局結合不同地區價格比較和集采情況,提出了全國統一的預期目標價,普遍不高于50元每項,指導各省下調高價項目至預期目標價附近,具體價格水平可結合實際,上下浮動不超過10%。
截至12月2日,河北、內蒙古、吉林等17個省份已發文下調價格,比如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測定有的地方149元/項,有的地方只要40元/項,地區間價格差異顯著,規范后各地價格均在50元附近,地區間價格將更加均衡。
此外,還有多項腫標檢測項目在本輪價格治理迎來大幅降價。具體包括:男性常見的腫瘤標志物五項檢測(涵蓋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類抗原CA125、糖類抗原CA19-9、總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由原本的500元調至220元,糖類抗原單項費用由127元調至50元;一些地方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測定價格從108元調至50元,細胞角蛋白19片段測定價格從155元調至50元,診斷檢查費用直接減少163元。
國家醫保局明確,個別項目暫不具備大幅調價條件的,現階段可適當從寬把握預期目標價,但需深入分析無法落實其他省份或醫療機構可執行預期目標價的原因,并結合其他省份執行情況,引導醫療機構主動參與試劑集采,降低采購成本后調整到位。
當下,醫療服務價格治理將倒逼價格不合理耗材降價,集采和醫療服務價格治理將以什么姿態協同?昨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于完善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和執行工作機制的通知》給出了答案。
文件明確,在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外單獨收費的耗材,集采擠出虛高價格水分后,與該耗材緊密關聯的手術治療類項目應當優先納入當年調價評估范圍,必要時實施專項調整,現行價格低于周邊地區或全國中位價格的加快實施調整。
近年來,作為免疫診斷中市場規模最大的板塊之一,腫瘤標志物檢驗的臨床價值被廣泛認可,其市場潛力也開始加速釋放。根據智研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腫瘤標志物診斷試劑盒市場規模達23.31億元,同比增長9.28%。
圖源:智研咨詢
目前來看,國內腫瘤標志物仍有可觀的增量市場待挖掘。
《2024-2029年中國腫瘤標志物檢測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腫瘤標志物檢測可以廣泛應用于結直腸癌、胰腺癌、胃癌、肺癌、肝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多種惡性腫瘤檢測領域。
《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中明確提到,要重視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能力增強,到2023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達到46.6%。
在大規模集采與價格治理的雙重驅動下,腫瘤標志物在國內的臨床滲透率有望顯著提高,新的價格周期下,國內免疫診斷市場將迎來全新洗牌。
附: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